“这黄瓜又直又长,就跟挂面似的!”看到种植基地里正在生长的黄瓜,前来参观的人员对这么好的黄瓜品相赞叹不已。近日,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在云南省保山市举办了一场黄瓜新品种展示会,黄瓜品种“中农106号”的良好表现得到了在场专家的一致认可。
黄瓜是我国的主要蔬菜,在我国年种植面积约1500万亩,产量4800万吨,在我国各地均可种植,且在不同季节、以不同的方式栽培,可实现周年供应。云南省保山市是我国南菜北运的黄瓜主产区,一年三熟,一直有秋冬季节种植黄瓜、番茄的传统,隆阳区潞江镇从2005年开始大规模种植黄瓜。“我们以前种过许多品种,最后选定了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的‘中农106号’作为主推品种,我们这里由于常年实行连作种植,加之湿度大,病害较多,这个品种抗病能力强,增产效果也很明显。”潞江镇农科站技术员刘军毅说。据了解,目前潞江镇有8500到12000亩黄瓜,80%以上用的是“中农106号”。
品种好不好,农民最有发言权。在石头寨村的种植基地,黄瓜种植户张海美告诉记者,扣除成本,每亩收入能上一万元。正说着,张海美的家人从自家地里现摘了十几根黄瓜,笑着塞给大家品尝。黄瓜很长,脆生生地从中间掰开,能闻到瓜果的清香,吃起来嘴里黄瓜味十分浓郁。张海美家有6亩地,每年种一季黄瓜,一季豆子和一季玉米,黄瓜从播种到结束不到三个月,却是她家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虽然收入可观,但成本也比较高,一亩地黄瓜的种植成本要2600元~3000元,这还不算人工成本,“6亩地从栽培到收都是我们自己做,请工费用高,只能自己辛苦一点。”张海美说。
那么这样一个优秀的品种,是如何得来的呢?在品种展示会现场,记者见到了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团队负责人顾兴芳。顾兴芳告诉记者,围绕着提升品质和抗病能力的育种目标,团队进行了大量基础性的科研攻关,其中包括明确了黄瓜苦味、果皮光泽等15个品质相关性状和抗黑星病、抗枯萎病等6个抗病性状的遗传规律;开发出与15个重要品质和抗病质量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应用于育种实践。
科学术语并不能被大多数人理解。简而言之,通过提高育种效率,目前团队育成的6个黄瓜新品种具有优质抗病的特点,生长出来的黄瓜品相好,外观有光泽、瓜把短、果色一致,没有黄色条纹,无苦味且口感甜脆。
新品种带来的增产增收效果是显著的,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李金祥说,良种还要配良法,希望科研人员能示范推广出一套综合集成技术,既能帮助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又能发挥良种的增收潜能。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也指出,高品质低价格的农产品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解决了这两个方面,也就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农系列黄瓜品种为我国黄瓜育种水平提高和蔬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了解,中农系列新品种在全国27个省市区累计推广了1000万亩以上,累计增加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