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过后,大连地区已进入冬季,农村鲜菜生产也进入淡季。然而,普兰店区莲山街道大棚黄瓜打时间差已开始上市。日前,记者在水门社区徐沟屯徐连德家两座黄瓜大棚里看到,黄瓜已经悄然成熟,两口子正在采摘装箱。他们告诉记者:“这是头茬黄瓜,两座棚能摘300多公斤,每公斤6元,通过快递发往大连果菜超市。每年元旦春节是旺季,每隔一天能采摘1000多公斤,卖价也高,每公斤达到20元左右,两座棚到第二年4月,可产黄瓜1万多公斤,销售收入10多万元。”
据社区主任宋长春介绍,水门社区是由水门村和旗杆底合并成立新社区。并村前,村民靠单一种粮维持生计,人均收入不到万元。从2007年开始,村能人王学祥成立“大连宏祥果菜专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了黄瓜生产基地,有12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建黄瓜大棚140多座,经过11年发展,带动本社区和周边村屯3000多户农户建黄瓜大棚,并以旗杆底老村命名注册“旗杆底”商标,到2018年,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
记者见到大连宏祥果菜专业合作社和蔬菜基地经理王学祥。年过半百的老王是土生土长的莲山人,2006年前,干过水果蔬菜贩运生意,在走南闯北中,他看到外地建蔬菜大棚,不少农民都发了家致了富,便产生弃贩运建菜棚的念头。很快,他便在全村建起第一座黄瓜大棚,收入5万多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村民们看到黄瓜大棚收入高,找到王学祥都想建大棚,于是在2007年8月,他注册成立大连宏祥果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专门生产以黄瓜为主的蔬菜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社员(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合作社以普兰店区科协作为靠山,蔬菜专家进棚指导,形成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指导,统一销售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合作社从荷兰和台湾、山东等地,引进“康得”“玉兔”“新亚”“经典”“佳美”等主栽品种,并统一注册“旗杆底”商标品牌黄瓜,以不同口感走俏市场,年总产量达9000多吨,销售额达到50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黄瓜村”。其生产基地也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生产基地。
如今,经过十几年黄瓜大棚的发展,水门社区在宏祥果菜合作社带动下,已成为省市区科普培训基地、生产和示范基地。以科技为支撑,壮棚富民为目标,他们聘任3名蔬菜专家长驻水门社区蔬菜基地;以专业合作社为“学校”,开办农民科技培训班,按季节棚时,年请专家讲课四五次,培训当地农民500多人次。为了配合培训,合作社还设立万余册科技书籍资料,供棚户阅读,建立网络e站,棚户用手机直接通过e站与专家在网上交流,让专家解答指导大棚管理中遇到的难题,提升蔬菜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