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阳光普照大地。记者踏着泥泞的田埂小道,走进了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彭家村沙堤无公害蔬菜基地。一眼望去,空旷的田野上,塑料大棚一个紧挨着一个,一垄垄田地上的蔬菜郁郁葱葱。新春佳节之际,菜农们忙着把地里的芹菜、大蒜等小心地拔起来,分扎成小把,运到市场销售。
陪同采访的村干部彭小利带着记者钻进了一个蔬菜大棚,只见村民李广富一家人正忙着采摘芹菜。彭小利问李广富:“每茬能卖多少钱?”李广富有些犹豫地说:“不多,2000元左右。”“不止吧,现在芹菜的上门收购价格每公斤为2.6元,每个大棚一茬就能收到一两千公斤,收入肯定超过3000元!”李广富拍拍手上的泥土,笑眯眯地说:“可能有,可能有。”
彭小利带着记者穿梭在蔬菜大棚之间,还不时介绍这里的基本情况。沙堤村土壤含沙量高,疏水性能好,特别有利于蔬菜种植。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沙堤村的蔬菜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年产各种蔬菜5200余吨,成为新余市最大的无公害蔬菜供应基地。
在另一个蔬菜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村民李明堂。他觉得,村里蔬菜基地能够有今天这么大的规模,主要得益于村党支部的推动。多年来,彭家村党支部因地制宜、扬优成势,在沙堤村着力发展“一村一品”,把它打造成彭家村村委会的党员带头致富基地和“一村一品”样板基地。该村投资兴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蔬菜交易棚和120个蔬菜大棚,建立起标准化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每亩收入达1.2万元,全村仅种植蔬菜一项,年人均纯收入就达6700元,村里80%的家庭建起了新楼房。村里还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近400名,与新余的大型超市等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并把蔬菜卖到了萍乡、吉安、宜春等周边地区。
记者手记在沙堤无公害蔬菜基地采访,记者深切感受到发展“一村一品”的魅力所在。这个基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培育了蔬菜产业,帮助了农民致富。沙堤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产业富村的重要抓手。在发展“一村一品”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项目、确定产品、培育产业。这样,不仅将大大拓宽农业产业发展领域,同时能增强农业的发展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