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菜市上仔姜卖到60元/斤,蒜苔卖到25元/斤,就连日常蔬菜如黄瓜、莴笋也卖到5元/斤。一把蔬菜从地里到餐桌,现有环节多少?能否有效缩短之间的距离?
“农超对接”千呼万唤咋出来?
超市方想要找到长期合作稳定的供应商,合作社引导农民种植出来的无公害蔬菜想要进超市增加收入,市民想吃上放心实惠的蔬菜,农超对接无疑是上述多方实现愿望的有效办法。然而据了解,去年,我市相关部门、超市、合作社等多方积极推进、并拟于兔年春节在简阳市美好家园超市试点的“零门槛”农超对接,却不得不被搁置起来。
日前,为探究其中的原因,记者采访了相关行业和部门。
蔬菜
层层流通价格高
兔年春节期间,蔬菜价格大幅上涨,雁城农贸市场内蒜苔25元/斤、莴笋每斤价格超过了5元,仔姜价格更是卖出了60元/斤的“天价”。纵观2010年全年,大蒜、生姜、绿豆、白糖等农产品价格上演了一波又一波的“涨价记”。高涨的蔬菜价格让百姓的“菜篮子”更加沉重,而农户们的收益却并未大幅增长。究其原因,有菜贩子透露,蔬菜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至少要经过4、5道中间流通环节,由于每环节的“中间人”都会从中抽取至少15%的利润,加上物流、自然损耗、不法商贩缺斤少两等种种成本核算,百姓餐桌价格自是翻了几番。
以春节期间莴笋价格为例,资阳本地优质莴笋的批发价格为1元/斤,而市民在菜贩处购买的优质莴笋最少也得5元/斤,除去种植、运输、损耗成本外,农户们的收入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多少。
中间环节层层加价一直被认为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流通环节“瘦身”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由于层层加价,农产品从农民手中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价格往往上涨了两三倍。
资阳市商务局市场科相关人员介绍,农产品涨价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对社会来说是社会问题。农超对接能减少流通环节中带来的成本问题,对超市、农户和百姓来说,是一种多方共赢的方式。
多方因素
制约农超对接
对于超市来说,农产品供应断链、农民品牌意识跟不上节奏、合作社农产品单一不能形成整体销售是制约农超对接发展的瓶颈。
对于农户或者合作社来说,农产品简单加工、运输、增加产品的多样性、保证全年供应是现在发展中的难点。
记者从资阳市商务局了解到,农民对“农超对接”参与热情高,但真正能直接进入超市的合作社仍不多,目前整个资阳市只有乐至现有两家合作社达到了农超对接的标准。
市商务局一位负责人说,“去年开始市商务局和农业部门召开了‘农超对接’会。但是我们的人手、精力和信息来源毕竟是有限的,整个农超对接的推进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是比较难突破的一个问题。”
简阳市商务局相关人员介绍,农产品要进入超市门槛较高,首先要缴纳一定费用的门槛费,然后种植的要求非常高,从种子、土壤、肥料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农业合作社没有规模,很难保证有充足的货源供应给超市;另外,进入超市的蔬菜所产生的损耗都要合作社自己承担,这对中小合作社来讲是笔不小的开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资阳蔬菜种植户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龙头蔬菜生产企业很少,多数蔬菜合作社生产规模较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种分散的经营模式,使菜农难以进入超市。
简阳市周家乡信誉果蔬合作社负责人王胜说,我们合作社虽然现在种植有九大品种,但都是常规种类,缺乏“名特优”产品。农民对市场发展的长远分析不够,他们往往会种植上一季或上一年度紧缺的商品。现在农民种植蔬菜的收入一年也就3000元左右,所以农民种植蔬菜的热情相对较低。
农超对接
离我们还有多远
“现在我们主要是没有经验,但是没有经验我们还是要坚持推进农超对接试点。”简阳市商务局相关人员介绍,“我们将会借鉴国内一些城市的成功经验,一边积累经验一边好好总结,争取把我们的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
简阳市美好家园超市的销售经理谈到,面对在实际操作中的难题,我们会想办法解决。“零门槛费”这就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通过和合作社或者是农户的对接中,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双方共赢的局面。“农超对接应让农民的收入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激发他们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增加技术含量的积极性,同时减少现在中间流通环节成本。我相信,农超对接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今年肯定会继续推进农超对接这项工作,紧接着到来的种植高峰和产品上市,将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除此之外,在农业基地建设、农产品品牌建立、种植过程标准化等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做工作。”资阳市商务局市场科负责人说。

农超对接将为农户和超市搭建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图为简阳美好家园规划中的农超对接柜组。
相关链接
“农超对接”是2009年商务部和农业部在中央财政支持下联合开展的一项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工作,这种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和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鼓励连锁超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缩短中间环节。“农超对接”,就是指超市直接采购合作社或农民生产的鲜活农产品,将企业产业链的延伸与农产品供应链相整合。“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