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结束,我省蔬菜价格也呈现出了下降走势。记者调查发现,这与我省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是分不开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在高端蔬菜产品中鲜有河北的品牌。
记者近日从省蔬菜发展局了解到,截至2010年底,我省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700万亩,总产量700万吨,分别居全国第六位和第二位。目前全省蔬菜的商品率达84.5%,夏季张承地区大白菜、胡萝卜等错季菜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市场占有率高达70%。
但这份骄人的“成绩单”背后却难以掩饰我省蔬菜产业缺乏高端产品的“软肋”。来自民盟河北省委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北京八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我省蔬菜的销量占1/3。但都是普通蔬菜,缺少精品特色蔬菜,品种单一,小包装较少,价格明显低于山东的产品。全省80%以上的蔬菜产品没有固定销售渠道,蔬菜销售的60%-70%在农贸市场,高端市场占有率低,产业效益低,蔬菜本身的竞争能力仍显不足;全省有各类蔬菜加工企业520家,蔬菜加工转化率仅有10%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品牌虽多但缺乏知名品牌。
据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李博文教授介绍, 目前京津市场以无公害食品蔬菜为主,约占50%-60%;绿色食品蔬菜为辅,约占20%-30%。京津市场蔬菜总体发展趋势是高质量、高档化,趋向绿色、有机食品蔬菜。而我省供应的蔬菜商品化处理的产品少,多为未加工或粗加工产品,与京津市场的需求和定位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与此同时,我省虽然永清、青县、固安等县市供应京津超市的蔬菜量较大,有中国名牌蔬菜3项,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72项,优质产品42项,如“青青”、“青健”等蔬菜品牌,但缺乏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和龙头企业。大量河北蔬菜被山东名牌收购、包装出售,面临严峻挑战。
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但我省蔬菜产业要实现升级,也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首先我省蔬菜平均亩产3966公斤,位居全国第一,这一数据也标志着我省蔬菜生产技术已占全国领先地位。其次,我省拥有环京津的区位优势,运销时间短,运销物流成本低,上市产品鲜活度高。据测算,山东寿光蔬菜比河北环京津蔬菜的运输成本平均每公斤高0.2元左右。
基于此种情形,李博文教授认为,我省蔬菜产业如果再一味强调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来创收增收,就有可能出现卖难或价低亏本的现象。我省必须要抓住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机遇,瞄准京津市场,提升产品档次,尽快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只要确保蔬菜质量,全力精心打造品牌,组织营销措施切实得力,占据京津市场将成为必然。
可喜的是,为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占领京津高端市场,我省启动了全省24个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对24个示范县,各级财政每年补贴1500万元专项资金(暂定执行3年),每县建设10个1000亩以上的现代蔬菜产业园,重点生产适应中高端市场需求的优质精特蔬菜。这也标志着,我省蔬菜产业开始由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转变,同时突出设施蔬菜发展,突出“三品一标”认证和合作社发展,为我省蔬菜占领京津高端市场“铺路”。按照这一规划,到2012年,通过配送龙头企业的连接和带动,河北品牌的精特菜在北京主要超市的占有率达到6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