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记者从黔南州返乡农民工蔬菜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获悉,去年,黔南州蔬菜种植面积150万亩,总产量234万吨,总产值43亿多元。全州29万户种植蔬菜农户户均种菜收入8973元。在去年全州农民人均增收的498元中,蔬菜有133元,占26.7%,蔬菜产业已成为黔南州助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近年,黔南州蔬菜基地已形成三大区域产业带,规模面积稳步增长,效益显著提高。以罗甸、平塘、三都、荔波温热气候区为代表的早春商品蔬菜产业带;以独山、都匀、瓮安冷凉气候区为代表的夏秋商品蔬菜产业带;以龙里、惠水周年生产为代表的城郊型香细蔬菜产业带,产业化、区域化、标准化、市场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罗甸蔬菜销到武汉、郑州等市场,三都、独山、瓮安蔬菜销到广州江南、深圳、香港等市场,龙里的供港蔬菜(香细菜)卖到了两广等。还通过蔬菜产销洽谈会,组织参加农业博览会,开展市场调研等形式,进一步开拓产品市场,商品蔬菜外销量从36万吨到110万吨,外销量比2005年增加70%以上,并逐步向东南沿海推进。
黔南州农委主任金鲁林介绍,下一步将重点扶强现有蔬菜加工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组织,培育发展新型龙头企业和蔬菜产业化经营组织,做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合发展规模。到2015年,全州蔬菜种植面积发展目标250万亩,产量500万吨,产值80亿元,打造黔南特色现代农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