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商海里打拼多年的重庆人张光维放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来到广安发展蔬菜种植,当起了农民,而且在两年内就吃下500亩地,把蔬菜卖到周边的各大超市,而且还建了气调库。他计划在3年之内,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同时让他的鲲鹏蔬菜走向世界。4月7日,记者采访了张光维,发现他搞农业还真有一套。
品种品质两手抓
今年37岁的张光维出生在重庆江津,在商海打拼多年后的他原以为自己和农业再也不沾边,没想到一次参观却让张光维改变了想法。
2009年4月,张光维到岳池县三安蔬菜专业合作社参观,他看到一排排的蔬菜大棚整齐划一,整个园区都是标准化生产,当地农民穿着皮鞋就可以种地。“原来种地可以这样轻松!”张光维开始思考:自己何不发展现代农业,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
说干就干。两个月后,张光维毅然关掉公司,带着自己发展现代农业的梦想来到妻子的老家广安,在广安区官塘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了20多亩大棚蔬菜。就这20多亩地,短短三个月时间,蔬菜产值就达30万元,利润达5万元。
“现在种蔬菜的人很多,要想效益高,产品就要和别人有所不同。”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张光维深谙消费者心理。他告诉记者,他对蔬菜发展方向的定位是高端有机蔬菜,在选择品种时,除了种樱桃番茄、黄瓜等常规蔬菜品种外,还从外地引进了黄秋葵、抱子甘蓝、苦苣、球茎茴香等高端新品种,不仅卖得起价,还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为以后发展观光农业打基础。
不光品种新,大棚里的土也有讲究。“这是东北过来的草炭,是东北老树林落下的树叶经过几百年过后形成的土,土质很肥沃,没有任何农药的残留物,用这个土种出来的菜产量高口感好,品质能达到有机蔬菜的标准。”张光维说。
订单蔬菜进超市
小试牛刀后,2010年,张光维把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希望通过规模提高收益。除了500亩大棚蔬菜外,张光维还成立鲲鹏农业科技开发专业合作社,股东有30多位,发展订单农业3500亩,近1000多农户成为农业工人。
规模上去了,如何将这些蔬菜销售出去呢?除了供应广安蔬菜批发市场外,张光维还积极探索农超对接。
“以前我做生意时和各大超市都建立了良好的联系,目前广安、岳池、武胜、华蓥、邻水等地的大型超市都在和我们合作。”张光维还打算今年在大棚里安装摄像头,超市远程监控,产品如何播种、栽苗、施肥、采摘一目了然,让消费者在购买鲲鹏蔬菜时更放心。“等今年我们基地的有机蔬菜认证出来后,我还打算在成都、重庆开设专卖店,让更多的老百姓吃到放心菜。”张光维说。
运到超市的蔬菜大都要做初加工,常常要剩下很多烂叶、老叶、内芯等。为此,张光维专门在园区里建了200亩鱼塘,不使用饲料,全部利用蔬菜的边角料给鱼作食物。通过种养结合,合作社的利润又有新的增长点。
气调库调节市场冷暖
虽然订单农业让张光维的产品不愁销,但他依然不满足。2010年9月,张光维投资1400万元,建起了川东北目前最大的气调库。
“农业是看天吃饭,气调库是当今最先进的果蔬保鲜贮藏方法,能更好地保持果蔬新鲜度,解决了蔬菜供应不平衡、价格起伏不定的问题。”张光维说,“这个库一次性可以储藏蔬菜和水果12000吨。我把蔬菜产业、生态养殖业和气调库结合在一起,大大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除了自己用外,张光维还把这个气调库租给附近的农民。去年10月份,广安的黄瓜大量上市,严重滞销,价格低到一两毛钱一斤都卖不出去。张光维让老百姓把黄瓜放到气调库里,过了20天,黄瓜价格就涨到0.7元/斤,种植户们都觉得这个气调库还真管用。张光维说,他只收成本费,目前一个月收80元/吨。“对农民来说,一斤黄瓜存一个月,才花4分钱。”
谈到未来的发展,张光维表示他还要将蔬菜园区规模做大做强,时机成熟还会策划一些活动,如果蔬采摘节,或租用大棚给消费者体验农业,让合作社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