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备受诟病的蔬菜流通环节问题,商务部发言人姚坚昨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要进一步注重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流通的公益性特点”,“进一步加强对于蔬菜销售终端、蔬菜批发这些具有公益性场所的政府投入”。
此前,媒体针对蔬菜流通各环节的调查发现,加价最多的零售环节中,摊位费和租金是最大加价因素。由于城市建设中并没有规划配套的蔬菜销售点,无论是超市还是专门的蔬菜店,都只能完全按照市场租金租用店面。
对此,姚坚表示,前一阶段部分品种出现的“卖菜难”问题是由多重原因复合而形成的,既包括天气原因造成的部分产品的集中上市,也包括种植面积由于2010年价格很高而持续扩大、产量大幅增加,也同时存在部分品种供过于求和部分品种短缺并存的现象。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流通环节成本的提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包括运输成本、油价,包括很多研究者提到的‘最后一公里’加价,它的背后其实是摊位费等因素。”姚坚说。
“刚才说到大城市,比如北京,因为现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大城市周围的自给率不到20%,农产品都要通过外省市调拨,根据中国的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我们要更加关注如何进一步加强蔬菜流通、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批发市场的建设、城市零售终端市场的建设,进一步增加它的公益性,进一步对于零售企业在城市销售给予便利。”姚坚说。
另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7日介绍,其已于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完善促进蔬菜生产和流通的政策,降低蔬菜生产经营成本,在稳定蔬菜价格,保护菜农利益的同时,保障城镇居民生活。”
措施之一是,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的地区要安排不少于30%的价格调节基金扶持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领域的温室大棚、冷库、平价商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尚未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的地区,2011年底前要依法建立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