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爆炸”“黄瓜抹避孕药”……这些新闻不仅令公众的神经备受煎熬,也击碎了人们对蔬菜生产的信任。其实,喷洒农药和施肥都是蔬菜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关键是要科学合理地使用。
“前一段时间,网上又说市场上卖的嫩黄瓜在种植时被添加了激素,还有传言称黄瓜被抹了避孕药。你说,现在这菜该如何买?”在太原市迎泽区双东社区一菜市场,刘大妈一边往菜篮里挑黄瓜,一边忧心忡忡地和记者唠叨。
刘大妈的担忧不是个别现象,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一年四季可以吃到新鲜蔬菜,但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让人们多了许多担忧。那么,蔬菜生产环节究竟在如何使用农药或者激素呢?
在晋南某大棚黄瓜生产基地,一位菜农告诉记者,由于黄瓜特别容易招病,所以在种植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喷洒多种农药。为了防病,播种前要在土壤里使用一种叫 “苗菌清”的土壤杀菌剂,有时也要用稀释的杀菌剂浸泡,要是规模比较大的菜地,还要打除草剂来抑制杂草生长。为了防倒伏,黄瓜出苗后,要打霜霉萎(音);定植后,还要用百菌清杀菌,由于黄瓜最容易得霜霉病和灰霉病,在生产期,每隔6-7天都要打一次杜邦克露、速克灵等农药,一般浓度低一些,要是遇到有病虫害,药的浓度就高。除了打药,常规种植还要施化肥。种植前先要施一次底肥,生长中期还要追肥。按照这位菜农的说法,一根普通黄瓜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中,最少需要10次的农药管理。
这位菜农表示,他所认识的菜农用的都是符合生产标准的高效低毒农药,不会对食用者有害。也没听说谁家用什么激素的。
事实是否如此?全国首位为绿色蔬菜制定地方生产标准的农业专家、省农科院研究员张京社博士认为,植物和人是一样的,会因为生长环境不同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喷洒农药和施肥都是蔬菜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即使是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过程也离不开农药。现在蔬菜农药残留高,不是出在农药上,而是没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好农药。市面上的黄瓜顶花带刺,也不一定就是用了激素。
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郭尚说,由于国家各级农业部门都在大力推广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禁止生产、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剧毒农药,所以,目前菜农们使用的农药、化肥并非洪水猛兽。大棚黄瓜的种植过程中的农药使用量与其品种、生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出于食品安全和生产成本等多方面考虑,许多农业专家也在致力于以新品种、先进的嫁接技术、合理的水肥温湿度调控等高效栽培技术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达到在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前提下,提高蔬菜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