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频道 |  南瓜频道 | 玉米频道 | 黄瓜频道 | 番茄频道 | 西甜瓜频道 | 寿光频道 | 农药肥料 | 温室灌溉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四川省农业厅专家:本地黄瓜很安全 可放心食用(图)
四川省农业厅专家:本地黄瓜很安全 可放心食用(图)
【来源:华西都市报】 【时间:2011/6/1 9:23:00】 【字体: 】 【打印】 【关闭

德国实验室对西班牙黄瓜进行二次化验

    我们应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求真相

   ●超市:我们的水果的确有很多是进口的,但蔬菜基本上都是本地生产的

   ●省农业厅专家:黄瓜价廉物美不存在进口,省内本地黄瓜肯定是安全的,市民可放心食用

    台湾塑化剂风波继续发酵,德国毒黄瓜肆虐欧洲……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被推上风头浪尖。

    记者昨日走访成都各大超市,暂未发现这些有害食品的踪影。成都多家超市均表示,虽然水果有进口的,但蔬菜基本上都是本地生产的。省农业厅专家表示,本地黄瓜肯定是安全的,市民可放心食用。

    而川大华西医院教授则提醒,防治肠道疾病,重在把好“病从口入”关:平时勤洗手,瓜果洗干净再生吃。

    成都超市未现“毒黄瓜”

    台湾“塑化剂”风波愈演愈烈,截至昨天已牵涉厂商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是522项,几乎所有台湾主要食品厂商都牵涉其中。尽管有企业明确表示,大陆品牌饮料不受“塑化剂”风波影响,但市民朋友仍对此表示担忧。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几家大型超市,发现黄瓜等蔬菜均是本地生产,并非进口产品。家乐福超市、王府井等明确表示,没有销售“毒黄瓜”。

   “我们的水果的确有很多是进口的,但蔬菜基本上都是本地生产的。至于‘塑化剂’,我们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并没有发现被污染的单品流入超市。各大品牌商也发来了文字材料,承诺被污染产品没有流入大陆市场。”王府井市场部游经理说。而在伊藤洋华堂超市,售货员也明确表示,蔬菜是本地产的。

    省农业厅专家:省内黄瓜是安全的市民放心食用

    昨日下午,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汪先生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我也在关注这一事件,但由于德国当局都还没有确定该病菌的准确传染源,因此还难以对此事作出判断。”

    他表示,据他所知,目前还不存在植物和人共同患病的情况。因此正如其他媒介判断,“毒黄瓜”是受外界污染导致。

    王先生说,德国离四川这么远,再加上病源主要来自两家西班牙公司。因此污染源传入四川的可能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同时由于本地黄瓜的价廉物美,不存在进口一说,再加上我省的蔬菜均实行了严格的检测。省内的本地黄瓜肯定是安全的,市民可放心食用。

    西南大学教授:我国海关审查严格市民不必恐慌

    普通市民眼中,欧盟的食品要求标准是很高的。“毒黄瓜”是否意味着,德国等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失效的?

    对此,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教授刘文宗表示,欧盟对食品生产、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极严的控制。此次出现毒黄瓜事件,有可能是某一个环节有漏洞,或本来就没有发现该领域有问题。“我认为该国政府会很快针对这一事件,重新修改制定相关标准。”

    刘文宗同时也提到,事发国与我们太远,同时海关部门会对进口食品严格把关,因此我国市民完全没有必要因此恐慌。

    华西医院教授:把好“病从口入”关

    川大华西医院消化内科教授马洪升说,目前德国发现的是一种细菌,不是病毒,它的来源可能是家禽和家畜的粪便。也可以是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的粪便。细菌可通过被污染的水传播。该细菌有较强的抗药性,而且是通过细菌产生的毒素致病。抗生素只能缩短病程,对细菌产生的毒素,抗生素没有作用。

   “把好‘病从口入’关。”马洪升说,这种大肠杆菌可通过食物、水和接触等渠道传播。只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平时勤洗手,一般不会被感染。另外,在生吃黄瓜、西红柿、莴苣和其他蔬菜及水果时,只要洗干净也是没有问题的。另外隔夜的饭菜最好不吃,或煮过再吃。还有,如果发生了腹泻,要及时去医院肠道门诊就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黄瓜网”(Hg.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黄瓜网”(Hg.vegnet.com.cn)联系。
 
热点新闻 更多 ->
·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大棚黄...
·上半年农民收入增6.6%,...
·三亚政府托稳百姓“菜篮...
·天津雪后蔬菜供应量足价稳
·海门市农科所育成20万株...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