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农喊冤:我们不种“肉疙瘩”黄瓜 乌当区农业局:从未发现农民使用激素类农药,当地黄瓜还未大量上市 5月31日中午,记者在云岩区早菜批发市场见到,蔬菜小贩面前摆着盖有保鲜膜的保险箱,上面摆着两个黄瓜正在叫卖。记者揭开保鲜膜,看到整箱黄瓜清一色跟挂在藤上一样,很新鲜,黄瓜头部长有“肉疙瘩”。 随即,记者到贵开路、红边门、开磷花园等多个农贸市场及星力百货云岩广场店等超市,均发现类似的黄瓜正在销售。“人家拿来批发,不得不买,听说这黄瓜吃了生不了孩子,我自己也不吃。”贵开农贸市场一菜贩这样说。 6月4日,记者在乌当区新添寨农贸市场询问黄瓜来源,不少商贩称,这种花儿还在绽放的“肉疙瘩”黄瓜是乌当本地产的。 6月4日,记者赶到乌当到下坝乡喇平村,实地调查。 宋国超和黄永昌都是乌当下坝乡喇平村的菜农,经常种菜到乌当及贵阳早菜批发市场批发。宋国超告诉记者,他在村里种黄瓜已经10多年了。“我还不知道怎么才能够让种出来的黄瓜,拿到市场上花都还没有开,还长个"斗斗"。”宋国超说,“说这种黄瓜是我们喇平产的,太冤枉我们了。”下坝是乌当黄瓜种植范围最多的一个乡镇,喇平则是下坝黄瓜种得最多的村子,同样有十多年黄瓜种植经验的喇平村民黄永昌说:“如果说你不相信那种黄瓜不是我们这里产的,你可以自己去每块菜地、大棚都看看。”记者走访乌当下坝乡喇平等村子的黄瓜种植场,均没有发现种植有市场上长有“肉疙瘩”且花儿还在开放的黄瓜。 乌当区农业局:从未发现菜农使用激素类农药 6月5日下午,记者采访了贵阳市乌当区农业局蔬菜中心技术推广站站长曾思棋。曾思棋明确表示:激素黄瓜产自乌当的说法纯属谣传。 曾思棋告诉记者,蔬菜中心每次组织菜农技术培训,都明令禁止使用激素类农药,菜农到蔬菜中心咨询新品种黄瓜(也就是目前市场上卖的过量使用“保花剂”的黄瓜),中心从来没有告诉过菜农有该黄瓜品种及激素农药,也根本没有激素类农药提供。5月底6月初,乌当蔬菜中心还专门到辖区各蔬菜种植基地检查、监督是否有菜农私自使用激素类农药种植黄瓜,始终没有发现菜农使用激素类农药。 曾思棋还表示:“乌当本地黄瓜目前还没有大量上市。说市场上大量销售的激素黄瓜产自乌当,纯属谣言。”曾思棋进一步解释说,有些小菜贩见自己批发来的激素黄瓜好看不好卖,便声称产自乌当,欺骗消费者。 专家:可能导致性早熟不孕不育 过量使用“保花剂”的黄瓜吃了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危害?记者联系贵州大学农学院蔬菜系专家耿广东教授。"保花剂"是一种人工合成激素,吃了对人体伤害很大。”耿广东介绍,“保花剂”主要成分为氯砒脲,又名氯吡苯脲,是一种高活性的苯基脲类衍生物,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少量并科学使用在蔬菜培植上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但过量使用,导致黄瓜头上有个"肉疙瘩"就不正常,这种过量使用保花剂的黄瓜小孩长期吃容易导致性早熟,女性吃了之后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耿广东还进一步介绍,通常情况下,黄瓜从开花到采摘一般需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尽管有些黄瓜成熟后还有花留着,不过都已经枯萎了,因此如果看见黄瓜上还留有鲜艳的黄花,肯定是人工干预的结果。建议市民最好少吃,或别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