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毒黄瓜’事情一出来,本地黄瓜也跟着遭殃。”昨天,瑞安市陶山镇荆谷办事处的瓜农陈立双向记者求助,因市场上流传“黄瓜有毒”致使黄瓜无人问津,当地出产的一筐筐成熟黄瓜因此滞销,每公斤售价从上月的1.5元跌至最低0.1元…… “黄瓜有毒论”让瓜农很受伤 眼下正值瑞安黄瓜采摘上市黄金期,进入6月以来,陶山镇荆谷办事处的2000多亩露天及大棚黄瓜,每天能采摘约200吨黄瓜,占瑞安全市当天黄瓜产量的70%左右。 6月1日,是瑞安黄瓜销量与价格走势的分水岭。“前一天,黄瓜在温州菜篮子市场卖得很好,几大筐当天就能卖完。”陈立双向记者介绍,就在德国“毒黄瓜”事件出现的第二天,市场上就流传“黄瓜有毒”,他的黄瓜卖不动了,“即使低价卖给一些老顾客,他们也不敢买”。 和陈立双的境遇相似,陶山出产的黄瓜在销量和价格上双双“大跳水”。荆谷白银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庆贤介绍说,当地黄瓜售价原为每公斤1.5元左右,目前每公斤已跌至0.2至0.3元,跌破往年每公斤0.36元的最低价。由于黄瓜大量滞销,前几天一度跌至每公斤0.1元,比成本价还要低得多。 在陶山镇郑宅村的源隆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50多筐刚采摘的新鲜水果黄瓜堆放在仓库门口。该合作社负责人孙仕源向记者介绍,他在陶山镇郑宅村种有90多亩大棚水果黄瓜,这一季的产量预计能达到300多吨。但合作社出产的黄瓜在杭州世纪联华及温州水果市场遭遇“滑铁卢”,每公斤售价从5月份的7元跌至目前的3.6元。 尽管售价如此低廉,但黄瓜在市场上仍鲜有人问津。目前,陶山镇一带滞销的黄瓜已达1000吨以上,预计每亩损失2200元。仅源隆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每天就有约1吨的采摘量,却只能卖出五分之一,剩下的一部分黄瓜只能成为家猪、番鸭的饲料。原本一天3万元左右的收入,也降至一天3000元。按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该合作社预计单季损失将达30多万元。 多方论证黄瓜无毒 那么,瑞安农户种植的黄瓜是否有“毒”?农户们从品种、质检报告、无公害认证等方面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荆谷白银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庆贤向记者介绍,荆谷一带种植黄瓜已有几十年历史,除本地土生土长的黄瓜品种外,他们引进的天津津优系列黄瓜,属国内常见的优良品种。而源隆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所种植的水果黄瓜,是从山东引进的美雅3966品种,该品种已在山东等地种植多年。这几个品种与德国“毒黄瓜”没有任何瓜葛。 上周,瑞安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技术人员专门到陶山等地,对当地黄瓜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项目进行随机抽检。测试结果显示,当地黄瓜质量全部合格,市民完全可放心食用。 此外,荆谷一带出产的黄瓜,已于2009年获得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授予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有限期三年),证明在荆谷一带出产的黄瓜,其土壤、水、大气等生长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要求。 对于坊间流传“黄瓜有毒”所带来的困境,陶山农户都觉得很冤枉。为此,陶山镇荆谷办事处已于6月9日召集当地两家合作社、村农技干部及种植大户近20人座谈,研讨促销对策,希望通过网络平台、农民信箱发布供货信息,帮助农民打开销路。 为了尽可能减少黄瓜滞销给农户造成的损失,荆谷白银豆专业合作社已启动可容纳27.5吨黄瓜的冷库,源隆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也已启动杭州及温州两地的冷库。 按蔡庆贤的话说,当前的补救措施,连时下的燃眉之急都解不了,唯有市民放心购买本地出产的黄瓜,才是解决黄瓜滞销的根本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