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黄瓜是眼下的时令蔬菜,那一个个红彤彤的番茄、一根根脆生生的黄瓜,给夏季的餐桌带来了诱人的清凉。然而,随着这些蔬菜使用了乙烯利、“绿直灵”等说法的出现,人们不禁对这些蔬菜产生担心。那么,我市市场上的蔬菜是否使用了这些催熟剂?催熟剂对人体是否有害?带着读者的疑问,记者昨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时令蔬菜多为自然生长
“刚从地里摘的黄瓜,整车要的话,按7毛一斤。”“番茄批发一斤一块二,俺这里不零卖。”“你的黄瓜我全要了。”昨日9时15分,南郊蔬菜批发市场里,众多菜农、菜贩正忙着咨询、交易。
从9时15分到10时,在南郊蔬菜批发市场,记者共见到卖黄瓜的摊位6个、卖番茄的摊位5个。市场里的番茄大都红中带黄,捏起来硬中带着微软,色泽鲜亮;黄瓜的身材也都基本顺直微弯,黄瓜顶的花多为深黄色且已干枯。那种被认为使用了“绿直灵”的顶花带刺甚至花朵都水灵灵的黄瓜,记者没有见到。
“你看看我的黄瓜,别看也是直溜的,可没用药,全靠我一根一根搭的架子才长这么直溜,你拿到菜场试试,肯定特别好卖。”正对着市场北门的一位穿黑衣服的菜农正在向菜贩推销自己的黄瓜。
旁边大棚下,一位姓于的老板摊位面积特别大,蔬菜品种也比较多。记者看到,来这里买菜的基本上都是成车地拉。于老板告诉记者:“我的番茄都是菜农直接送来的,菜源固定。这个季节送菜的基本上都是本地菜农,八里湾镇的大户比较多,汪屯乡也有一些散户。而且客户也比较稳定,市区有三家宾馆都是我这里直接供应,再加上我摊位上卖的,每天卖个千把斤是很轻松的事儿。”当记者问及这些番茄是否用了催熟剂时,于老板说,反季节番茄用催熟剂的比较多,如今番茄是时令蔬菜,基本不用。
由于南郊蔬菜批发市场以批发为主,记者无法买几个看看有没有那种被认为用了催熟剂的外红里青的番茄,于是又来到苹果园中路的菜市场。“我特别喜欢吃番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到季节了,感觉最近的番茄好多了,不像春末夏初的时候买的番茄,吃着没有一点番茄味。”正在买菜的市民说。记者随机采访了数位消费者,他们大部分都认为包括番茄、黄瓜在内的时令蔬菜使用催熟剂之类的情况会少一些,反季节菜使用可能较多。记者随后在三家不同摊位各买了两个红中带黄的番茄,这些番茄的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6元、3.2元和3.6元。把这些番茄从中间切开后,都没有外红里青的现象,只有在根蒂的部分有少量青色,而这属于正常现象。记者尝了尝,也是正常的番茄味。
反季节蔬菜多用催熟剂
时令蔬菜果真不使用催熟剂、膨大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吗?记者又对生产环节进行了调查。面对特意隐瞒了身份的记者,菜农直言,现在是番茄、黄瓜大量上市的季节,这个季节的温度、光照等自然条件适宜蔬菜生长,九成以上的菜农都不会用这些东西。
开封县八里湾镇一位有近20年番茄种植经验的菜农表示,一般在早春、冬季种植反季节番茄才会使用乙烯利,使用这种催熟剂长出来的番茄虽然卖相好但口感却差,吃起来不是那个味儿。
南郊蔬菜批发市场附近一位菜农说,春冬季节时令蔬菜较少,大家又希望能吃到多种蔬菜,菜农为了迎合这种需求,就在反季节菜种植中使用催熟剂助长、催熟。到了夏秋两季,温度、光照等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就很少有人再用催熟剂了。
在南郊蔬菜批发市场东边的农资市场,尹老板也证实了这种说法。他告诉记者,这里每一家门市都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前段时期乙烯利、“拉直灵”卖得较多,进入7月份就卖得很少,“现在正是蔬菜的生长季节,菜农不需要用催熟剂”。
不用催熟剂 卖个好价钱
开封县汪屯乡一位曹姓菜农告诉记者,用催熟剂也有“风险”,“搞不好就把菜砸手里了”。他说,现在的市民都非常关注食品安全,电视、报纸上也经常报道这方面的消息,比如以前市民喜欢买顶花带刺的黄瓜,自从有了这种黄瓜使用激素的说法后,市民再买的时候基本上就不再选择这种黄瓜了。
开封新区野场村种植大户齐富贵说,现在大家都注重绿色、健康,他的番茄由于是纯天然种植而远近闻名,即使价格贵一点,也供不应求。这个季节,市面上的番茄在每公斤2.5元~3元,而他的番茄则卖到每公斤3.6元~4.5元。所以他根本就不会选择使用催熟剂。
“种菜是要奔着市场去的,现在信息通畅,大家都知道用了催熟剂的蔬菜是啥样,连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知道顶花带刺的黄瓜不好。跟着市场走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一位菜农说。
据有关人员估计,九成本地时令番茄、黄瓜都不使用生长调节剂,那么,居民餐桌上的番茄、黄瓜又有多少产自本地?据南郊蔬菜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市场一周的蔬菜交易量在400万公斤以上,番茄、黄瓜能占到交易总量的30%左右,其中本地番茄、黄瓜又占到90%以上。因此,我市居民购买的番茄、黄瓜基本产自本地。
催熟剂违规使用是否有害
目前没有权威说法
时令蔬菜基本不用生长调节剂,但反季节蔬菜却普遍使用,这已是此次调查中被商贩、菜农反复证实的,那么,生长调节剂对蔬菜种植就这么重要吗?一定要用吗?对人体有害吗?
记者通过齐富贵联系到了省农业高新科技园的技术人员王建华。王建华说,催熟是蔬菜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客观需要,也是生产环节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可以促进植物养分加快积累、转化,并使某些果实的色、香、味提前达到食用要求,起到保障农产品供应等作用,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像正常通过乙烯利催熟的蔬菜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但是却容易造成蔬菜口感差、色泽不自然的现象,如果违规超量、超标使用,则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但究竟会不会产生危害,会产生什么危害,目前没有权威说法。
我市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的一名人士对记者说,根据农业部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授权,农产品质量检测部门主要是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的情况,而像乙烯利、“绿直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在检测范围之内。目前在“无公害蔬菜”的检测体系中,没有与此相关的检测指标,也没有相应的检测手段。
放心菜这样挑
有没有最简单直观的办法来鉴别蔬菜是否用了生长调节剂?
在南郊蔬菜批发市场,有着丰富经验的菜农李师傅告诉记者,就番茄来说,从色泽上看,如果色泽涩暗,通体透红却摸起来硬硬的就很有可能是用了催熟剂。而那些色泽鲜亮,红色不均匀,甚至红中带黄的则大部分是自然生长。就黄瓜来说,顶花带刺的黄瓜有可能是用了“绿直灵”、“膨大拉直灵”,但并不是所有顶花带刺的黄瓜都有问题,关键看是什么样的花、什么样的刺。如果黄瓜的顶花色泽鲜艳、水灵,与瓜头的连接非常紧密,甚至需要使劲拽才能拽下来,刺细长扎手,可能是用了激素。但如果顶花深黄、干枯,轻轻一碰就脱落的,基本就是自然长熟的。此外,正常生长的黄瓜外形是顺直微弯而不是“身板”笔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