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沉甸甸的箩筐装满了绿油油的新鲜黄瓜,今天一路颠簸从山东寿光千里迢迢来到了上海闵行区。这300斤黄瓜,批发总价75元,也许对蔬菜批发商来说简直“九牛一毛”,但是对于一群“大学生菜贩”来说,这些黄瓜寄托着他们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振农之心”。
批两筐黄瓜75元
经历一周的时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6名学生开展了“振农之‘道’2.0”暑期社会实践。队长奚嘉玲介绍,团队由1名博士、1名硕士和4名本科生组成,一行6人赴山东走进田间、穿梭市场、访谈农民。同时,实践团扮演“大学生菜贩”成为一级批发商,通过亲自批发一批蔬菜运输回上海销售,亲身体验农产品“批发—运输—销售”的流通过程,调研“菜贱”根本原因,寻求解决方案。
这300斤黄瓜批发自山东省寿光市稻田蔬菜批发市场,单价为0.25元/斤,共75元。为方便运输,团队购买箩筐等物品花费25元,交通运输费用为85元。“如果我们按照现在上海的市场价来卖并且卖得出去的话,虽然总价不高,但我们一定是利润丰厚的。我们的特殊性在于省去中间环节,而菜价的升高往往离不开多重中间环节的提价。”奚嘉玲说。
钻进大棚访谈农民
为了得到更客观真实的信息,实践团的调研地点和访问对象都在山东的远郊田间。几天下来,女孩子们变黑了;在40℃的温室大棚里和农民交谈,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有的人差点中暑晕倒;村子里的天然有机肥能够培育无公害蔬菜,但密密麻麻的苍蝇却把同学们吓得不轻。奚嘉玲说:“虽然我们只是扮演菜贩的学生,但是农民的辛苦、菜贩的不易,我们是深深地体会到了。”
“西郭村蔬菜批发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堵塞的交通,我们在这里了解菜农与菜贩的博弈,”队员们在总结里写道:“一天的劳累奔波,一天的淋漓汗水,怀着‘关注三农建设,助力农村发展’的信念我们继续前行。”
了解民情增强担当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造成菜价波动大、农民收益不稳定、消费者卖菜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市场供给需求、农民自身意识、流通环节等各种因素交织,想要了解并解决这一难题并非一周就能完成。但是,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离开书本、走进农村,有助于大学生们直观了解国情、民情,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感受社会角色责任。
队员们总结道:“虽然规模不大,但‘大学生菜贩’计划让我们将前期实地考察调研中获得的信息运用到实践中,通过一个真实的模拟过程,深化了对于蔬菜流通过程的了解。经过这次的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我们对于菜价问题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了更加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