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比如:膨大剂过量导致西瓜爆炸;催熟蔬菜大行其道,西红柿“一抹”就变红,黄瓜“一抹”就变粗;杨梅农药残留、毒豆芽等等,让消费者总是抱以怀疑眼光看待农产品。
那么浙江本地出产的农产品,安全性到底有多大呢?
昨天,省农业厅在浦江通报了浙江省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结果。
浙产农产品总体合格率达98.2%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本级共抽检各类农产品2364批次,总体合格率达98.2%,比去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
“这表明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稳定并保持在较高水平。”省农业厅质监处副处长虞轶俊说。
在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方面,浙江共抽检草莓201批次、茶叶150批次、合格率分别为96.0%、99.3%;抽检杨梅292批次,黑木耳70批次、双孢蘑菇50批次,合格率均达到100%。
植物生长调节剂 对人体有无毒害
最近两个月,针对西瓜“膨大剂”事件,省农业厅还特别组织开展时令果蔬应急抽检,共抽检枇杷、西甜瓜、黄瓜、丝瓜等农产品110批次,合格率100%。
虞轶俊认为,这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可控制的,市民不必恐慌;而且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身对人体无毒害,它只内生于植物并会自动稀释。
葡萄质量100%合格
目前正值葡萄上市时候,它的质量安全形势如何呢?
7月底前,省农业厅对温岭市、路桥区、金东区、浦江县、慈溪市等5个葡萄主产县(市、区)共抽取100批次样品。检测项目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残留指标54项。
参检样品有大棚栽培、露天栽培、套袋栽培等葡萄,结果显示合格率100%。
为什么大家总感觉市场上农产品不放心
尽管每年都会公布农产品抽检结果,合格率也都很高,可为什么大家总感觉市场上农产品不放心呢?
省农业厅专家表示,目前市场是全流通的,由于地理气候、上市时间长短等原因,浙江本地蔬菜自己供给率约一半,大多还依靠省外调运;而对省外农产品底细很难掌握,流通领域并不归农业部门监管。
建立起抽检结果都会商评估制度
在虞轶俊看来,安全农产品不是抽检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
为此,浙江已建立起抽检结果都会商评估制度。即对于每次抽检结果,召集全省各市农业部门、厅各产业部门、省级有关协会、农产品质检机构进行结果分析会商。
根据会商结果,排查分析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害因子,及时指导农民做好农药安全使用技术,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提升指导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水平。
跟踪不合格产品的溯源。
针对监测中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及时通知当地农业部门依法组织溯源、查处,保障上市农产品食用安全。
近几年,浙江省每年要新制(修)定一批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省农业厅已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化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浙江农业标准化实施率从当前的48%提升至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