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间,乾隆皇帝对我省的一个土特产品喜爱有加,于是,便赐予了“龙筋”的名号,这个土特产品就是平定县冠山镇后沟村出产的黄瓜干。如今这个曾经的皇家贡品,却成了后沟村百姓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黄瓜干带动百姓增收
后沟村生产黄瓜干的历史始于500年前,鼎盛于乾隆王朝。其传统加工工艺十分讲究:首先选用优质鲜黄瓜作为加工食材;其次是用一种特制的工具削去黄瓜皮,然后顺长分为四条,给黄瓜分瓣并掏瓤;第三步是认真烤制。这也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把加工好的半成品挂在架杆上,用炉火烘烤,温度要保持在50度左右,经过12小时至24小时的烘烤,便成了清脆爽口的黄瓜干。将烤好的黄瓜干用绳扎起来,密封于一口大缸内,食用时取出即食,色泽不变,味道极佳。
为了把久负盛名的“龙筋”黄瓜干做成村里的支柱产业,使其成为后沟村百姓致富的重要途径,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村两委班子就带领村民打深井、扩菜园、增加黄瓜种植面积,努力提高黄瓜产量。特别是2009年村里的煤矿被整合关闭之后,村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还出现不少剩余劳动力,这更促使村里下决心做大黄瓜干产业。
目前,村里建立了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50多户,扩大黄瓜种植规模。新建了蓄水池,改善生产条件;积极开拓市场,提高黄瓜干效益,使黄瓜干产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春天。2010年,全村生产鲜黄瓜180万斤,加工“龙筋”黄瓜干6万斤,收入达160万元,户均增收近5000元。
创品牌谋求做大做强
在努力做大黄瓜干产业的同时,后沟村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他们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组织社员进行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种植和加工管理;在品牌创建方面,他们下真功用真劲,使“龙筋”牌黄瓜干在2008年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0年获得了著名商标认证,2011年获得国家商务部“中华老字号”核准。
一系列的措施,也为后沟村带来了可喜的回报,不仅黄瓜干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30元提升到现在的60元,而且使“龙筋”的名气越来越大,市场前景越来越好。
风起扬帆正当时。眼下,后沟村准备用3—5年的时间,扩大种植面积1000亩,增加黄瓜产量1300万斤,加工黄瓜干43万斤,带动周边地区黄瓜种植户1000户,收入达到1300万元,户均收入1.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