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4.agronet.com.cn/Users/100/135/819/20111125924276793.jpg)
11月14日,尤溪县西城镇七尺村福建天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基地里的大棚里,当地村民正在总经理庄阿冬的指导下忙着疏剪黄瓜。
这家公司今年5月挂牌,现已有200多个大棚投产,每天产出近2500公斤黄瓜,销往尤溪、南平、福州市场。
庄阿冬是漳州农场主,他在妻子的故乡——尤溪种起大棚蔬菜,开辟了又一片新天地。
“无意中做了农业”
“我是无意中做农业这一行的!”庄阿冬说,2001年他从原单位辞职,开始创业。2003年,他与一位福州朋友合作,在漳州办农场,后来,朋友把农场整个盘给他。“我只能自己做了,可以说是被推着做的!”后来,他又发展了第二个农场。
庄阿冬告诉我们,到尤溪搞设施农业有发展的考虑,就是三明设施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县里十分重视,而且基地位于国家级森林保护区九阜山脚下,水源、土壤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相对配套;妻子是尤溪人,投资尤溪也算是为第二故乡做点事。
去年底,庄阿冬确定了在尤溪发展设施农业这个项目。今年5月31日,公司挂牌成立。规划总投资1.5亿元,分三期建设。目前,公司已流转土地531亩,建成410多个大棚,其中200多个大棚已投入生产;2012年春节前可向尤溪及周边县市提供约3000吨的高品质果蔬产品,有黄瓜、西红柿、美国尖椒王以及日本樱桃番茄、大葱等20多个品种。首批黄瓜每天产量近2500公斤,销往当地超市、批发市场和南平、福州等地。
![](http://img4.agronet.com.cn/Users/100/135/819/20111125925581360.jpg)
“做农业要脚踏实地”
天禾农业开发公司落户尤溪开发钢架大棚设施农业项目后,当地政府就研究出台扶持优惠政策,从争取大棚钢架设施建设指标,架设变压器,土地流转,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协调和支持。项目从大棚建设到首批蔬菜上市,只用了5个月时间。
天禾公司根据大棚蔬菜采光均匀的种植要求,对田块进行整理,每亩大棚成本大约在2.8万元左右,除了中央、省的设施大棚补贴,县里还给予每亩3000元扶持,合计可省去1万元。
庄阿冬说,做农业的秘诀很简单,就是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用心去做。眼下,小到管道铺设、大棚建设是否符合标准,大到整个公司运行的统筹安排,庄阿冬都要亲力亲为。“原先建的两个农场已经上轨道,这里的工人基本没有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和经验,刚开始肯定比较累些!”庄阿冬说,妻子和他一起呆在公司里,大儿子留在漳州读高三,就要高考了,却根本就顾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