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频道 |  南瓜频道 | 玉米频道 | 黄瓜频道 | 番茄频道 | 西甜瓜频道 | 寿光频道 | 农药肥料 | 温室灌溉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黄瓜批发到零售每斤差价1.3元
黄瓜批发到零售每斤差价1.3元
【来源:农博网】 【时间:2012/1/6 9:14:00】 【字体: 】 【打印】 【关闭

  在菜市场,一斤黄瓜3.5元。

  2011年12月29日9点,记者如约来到丰台体育中心的露天早市。几千平方米的场地上,人们拖着买菜的简易车,穿行在各个摊位前。

  41岁的李义河8点就出来了,生意很兴隆,买黄瓜的人不断。这会儿已经卖了150多斤黄瓜。木板做的价签上手写着“5元/2斤,3元/斤”。

  “黄瓜不能挑啊。”李妻对一位细挑的老太太说。

  “我们从新发地进货的时候就是整筐的,有好有次,要是让随便挑选,就不是2块5这个价了。”老李跟顾客解释说。

  7年前,老李就在早市专卖黄瓜。早市只开到11点,老李边忙活边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标准早市摊位每月摊位费要交600块。”

  10点50分,临近收摊。老李把剩下的2筐黄瓜倒在一起,吆喝着“2块钱甩卖啦”,更多的人涌向老李的摊位。11点10分,老李开着工具车离开了广场,他很高兴,“上午3个多钟头卖了600斤,下午转移到社区菜市场接着卖”。

  下午3点,西南四环看丹桥附近的冠京隆菜市场。

  这是老李下午的摊位,面积与早市的差不多,只是不再露天。“每月摊位费是700元,两年前才400元,后来涨价了。”老李媳妇说,“这里1斤平均是3块3。好的卖3块5,次的卖3块钱。”

  “为啥比早市贵这么多。”记者问道。

  “上午是早市,主要是走量。下午我们就把黄瓜分两摊,好坏都能挑。顾客的挑拣损耗非常大,进货200斤,常常卖出去时便成了180斤,平摊下来成本就高;还有,这是社区菜市场,客流少,下午加晚上才卖早市销量的三分之一;再说,摊位费和各种成本都高。其实,3块3比别的菜市场还是要便宜最少2毛钱的。毕竟我专卖黄瓜,进价有优势。”老李回答。

  从老李口中得知,他早市和下午的摊位费共1300块,新发地市场的出门费1月需360块,运货的工具车每天要往返早市、菜市场、新发地之间,油钱一个月就得500块,还有租住半地下室也得500块。

  下午5点半,天伦锦城小区南门的北水嘉伦便民菜市场。

  天伦锦城小区距新发地市场1.5公里,坐公交两站可直达新发地。记者走进市场,见到了前一天进货的黑龙江小伙子合金。

  合金在这里卖菜已经两年了。不到十平方米的摊位摆满了西红柿、黄瓜、土豆等几十种蔬菜。虽是下班时间,但人流并不多。

  “黄瓜卖得咋样?”记者问。

  “1斤卖3块5,才卖了20斤,一筐得卖一星期。”合金答。

  “离新发地这么近,运费不高,咋卖这么贵啊?”记者疑惑。

  “小区需求量小,蔬菜的自然损耗和顾客的挑拣损耗都比较厉害;摊位成本又高,不卖这个价,就赚不到钱。”合金指着摊位说,不单黄瓜,这里的西芹、土豆都得加至少1块钱的毛利。

  半年前,合金在市场的露天区,摊位费标准为每平方米每天2块5,卫生费每月10元。后来,市场整顿,移到室内区,摊位费涨到了4块钱,卫生费涨到了100块,另收管理费100块。“现在每月交市场的费用是1400块钱,水电费还要另算。”合金苦笑。

  下午6点,小区居民李爱珍大妈买走了5根黄瓜。“就住新发地边上,进价我都知道,韭菜批发卖3块,这里卖4块5。红薯批发1块3,这里是2块2。”大妈念叨着,新发地是便宜,但都是整筐整捆地批发,老百姓没法买。在社区菜市场,他们成本不少,也要维持生活,菜价自然上来了。

  “大妈话不假,成本高自然得加到菜价上,加多了顾客不买账,加少了我们也维持不下去,”合金接过话茬,“每天才600块的流水,必须保证利润占到30%,扣掉摊位成本和房租,两个人辛苦一个月纯收入3000块。前一段遇到雾天,黄瓜批发价涨到4块5,我就得卖到6块5才行。”

  1斤黄瓜从地头的1.95元到批发的2.2元再到零售的3.5元,加价最多的环节并不在长途运输,而在从批发到零售的“最后一公里”。但菜贩们并未赚得暴利,不小的毛利被日渐上涨的摊位费用、生活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所吞噬。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黄瓜网”(Hg.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黄瓜网”(Hg.vegnet.com.cn)联系。
 
热点新闻 更多 ->
·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大棚黄...
·上半年农民收入增6.6%,...
·三亚政府托稳百姓“菜篮...
·天津雪后蔬菜供应量足价稳
·海门市农科所育成20万株...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