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频道 |  南瓜频道 | 玉米频道 | 黄瓜频道 | 番茄频道 | 西甜瓜频道 | 寿光频道 | 农药肥料 | 温室灌溉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山东“曲堤黄瓜”邱振胜:打工还是种菜好(图)
山东“曲堤黄瓜”邱振胜:打工还是种菜好(图)
【来源:舜网】 【时间:2012/2/6 10:27:00】 【字体: 】 【打印】 【关闭

  曲堤镇,位于济南市济阳县的东北部,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越冬黄瓜种植基地,建成了江北最大的黄瓜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是远近闻名的“黄瓜之乡”。种植大棚黄瓜二十多年来,成为泉城济南农业发展的翘楚。

  邱振胜在大棚里采摘黄瓜

  邱振胜和老伴喜迎丰收

  邱振胜,是曲堤镇官庄村的普通村民,曾在外打工十几年,四年前开始回乡种黄瓜。现在已年近半百的他,很庆幸四五年前回乡的决定。年轻时,邱振胜在济南、东营、淄博等地的市里当建筑工人,一干就是十几年,在打工的最后这几年,邱振胜每次回乡探亲,看到村里人种黄瓜,挣得钱不比在外打工差。想想自己在外打工,既顾不上家也不是长久之计,就和妻子盘算着也回乡种黄瓜。就这样,从2007年起,邱振胜和妻子承包了村里两个大棚。别看仅种了四年,邱振胜现在是村里的种菜高手。

  曲堤镇人口7.8万,目前有一半以上的村民种黄瓜。为啥邱振胜一直跑在大家前面,不但产量高还收益好。说到这,他给记者讲起了自己的黄瓜经。比起其他常见菜,黄瓜比较难打理,生长期短、长高了就落秧、消费者对外形要求严等等,这就要求管理上得细致勤快。除了管理上下功夫,邱振胜还格外注意对品种的选择。“选种是门学问。大棚里多种些品种,勤观察细研究,了解每个品种的优缺点。在这基础上适时地换品种,防止品种老化。”孙学礼是该镇农技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他经常去听孙学礼的课。在邱振胜看来,农民也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邱振胜从大棚到家,走路花5、6分钟时间。5点多到家,和老伴围着饭桌看齐鲁电视台的《拉呱》,闲时上邻里家串串门。“比在外打工舒坦,收入上也不用愁了”,邱振胜这样总结起现在的生活。

  像邱振胜这样,一家人一起经营2、3个大棚的农民在曲堤镇较为普遍。据该镇副镇长王兴泉介绍,曲堤镇蔬菜栽培面积达7.84余万亩,其中黄瓜大棚有2万多个。为提高“曲堤”黄瓜的品质和知名度,相关农业部门和曲堤镇一起,做了许多切实的工作,“曲堤黄瓜”也在不断打响品牌战略。2011年9月,“曲堤”牌黄瓜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0月,“曲堤”牌黄瓜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乘借品牌优势,“曲堤”蔬菜成为北京、上海等地的肯德基、麦当劳连锁店,产品销往东北、华北、华东等50多个城市,并经加工处理后出口俄罗斯。

  曲堤被誉为“闻韶古镇”,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出在这里。镇里的文化建设也和这里的大棚黄瓜一样,花开满枝。像郭家村的农家书屋、休闲广场、活动室等设施,丰富了农民的生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黄瓜网”(Hg.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黄瓜网”(Hg.vegnet.com.cn)联系。
 
热点新闻 更多 ->
·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大棚黄...
·上半年农民收入增6.6%,...
·三亚政府托稳百姓“菜篮...
·天津雪后蔬菜供应量足价稳
·海门市农科所育成20万株...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