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堤镇,位于济南市济阳县的东北部,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越冬黄瓜种植基地,建成了江北最大的黄瓜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是远近闻名的“黄瓜之乡”。种植大棚黄瓜二十多年来,成为泉城济南农业发展的翘楚。

邱振胜在大棚里采摘黄瓜

邱振胜和老伴喜迎丰收
邱振胜,是曲堤镇官庄村的普通村民,曾在外打工十几年,四年前开始回乡种黄瓜。现在已年近半百的他,很庆幸四五年前回乡的决定。年轻时,邱振胜在济南、东营、淄博等地的市里当建筑工人,一干就是十几年,在打工的最后这几年,邱振胜每次回乡探亲,看到村里人种黄瓜,挣得钱不比在外打工差。想想自己在外打工,既顾不上家也不是长久之计,就和妻子盘算着也回乡种黄瓜。就这样,从2007年起,邱振胜和妻子承包了村里两个大棚。别看仅种了四年,邱振胜现在是村里的种菜高手。
曲堤镇人口7.8万,目前有一半以上的村民种黄瓜。为啥邱振胜一直跑在大家前面,不但产量高还收益好。说到这,他给记者讲起了自己的黄瓜经。比起其他常见菜,黄瓜比较难打理,生长期短、长高了就落秧、消费者对外形要求严等等,这就要求管理上得细致勤快。除了管理上下功夫,邱振胜还格外注意对品种的选择。“选种是门学问。大棚里多种些品种,勤观察细研究,了解每个品种的优缺点。在这基础上适时地换品种,防止品种老化。”孙学礼是该镇农技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他经常去听孙学礼的课。在邱振胜看来,农民也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邱振胜从大棚到家,走路花5、6分钟时间。5点多到家,和老伴围着饭桌看齐鲁电视台的《拉呱》,闲时上邻里家串串门。“比在外打工舒坦,收入上也不用愁了”,邱振胜这样总结起现在的生活。
像邱振胜这样,一家人一起经营2、3个大棚的农民在曲堤镇较为普遍。据该镇副镇长王兴泉介绍,曲堤镇蔬菜栽培面积达7.84余万亩,其中黄瓜大棚有2万多个。为提高“曲堤”黄瓜的品质和知名度,相关农业部门和曲堤镇一起,做了许多切实的工作,“曲堤黄瓜”也在不断打响品牌战略。2011年9月,“曲堤”牌黄瓜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0月,“曲堤”牌黄瓜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乘借品牌优势,“曲堤”蔬菜成为北京、上海等地的肯德基、麦当劳连锁店,产品销往东北、华北、华东等50多个城市,并经加工处理后出口俄罗斯。
曲堤被誉为“闻韶古镇”,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出在这里。镇里的文化建设也和这里的大棚黄瓜一样,花开满枝。像郭家村的农家书屋、休闲广场、活动室等设施,丰富了农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