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黄瓜,吃起来味儿就是不一样,关键我们这都是有机蔬菜,不上化肥。”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四道河村的清原绿优蔬菜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刘利,边说边从棚内摘下几根黄瓜,递给正在干活的叔叔刘永祥说:“拿去洗洗,让城里的朋友尝尝。”
今年39岁的刘利是县组织部门选定的“三向培养”对象。说起他,村民们总是赞不绝口。原来,四道河村也种蔬菜。可那时,由于种植面积少,产量低,形不成规模,农民没什么收入。2011年初,刘利参加了市里举办的专门培训班后,他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开始试验种植有机蔬菜。他自己先建了9个大棚种植有机蔬菜,秋后果然效果很好。许多村民见刘利的有机蔬菜能挣钱,纷纷要求和刘利一起干。刘利针对资金不足、大棚发展缓慢等问题,多次跑有关部门寻求支持。由于他懂技术、会管理,对外销售有渠道,得到有关部门认可。在他的努力下,县农发局为该村投入帮扶资金90万元,村民自筹170万元,四道河村加大了有机蔬菜大棚的建设力度。短短一个月时间,该村就建起温室大棚50栋、冷棚100栋。他们种上了黄瓜、西红柿、茄子和辣椒等蔬菜。有60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规模扩大了。同时,刘利还多次请省、市农业专家来村里指导种植有机蔬菜。通过专家的现场讲解和指导,村民开阔了视野,对搞有机蔬菜种植更有信心了。
刘利把蔬菜大棚做大了,现在有机蔬菜供不应求。采访时,刘利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现在,咱们的冷棚,每棚蔬菜产量2000公斤,每公斤销售价按4元计算,每棚收入8000元。100栋总收入就是80万元。温室大棚,每棚每年产蔬菜最少3茬,每茬蔬菜产量平均2000公斤,每公斤销售单价按3元计算平均每棚销售收入1.8万元,50栋总收入就是90万元。这样,农户平均每户增收很可观,这比过去种苞米可强多了。”
贫困的四道河村,过去一直从事传统农业种植。如今,他们的设施农业从建设到生产只用了两年时间。刘利说:“正是有了党的好政策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才圆了村民的致富梦,每天我看到这些长势茂盛的新鲜蔬菜给大家带来的效益,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别提多高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