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三伏天的蔬菜难种,蔬菜大棚里的蔬菜更难种。记者昨探访沙头万亩无公害蔬菜园区发现,大多数蔬菜大棚里的蔬菜已收完,菜农正忙着栽种下一茬蔬菜。大棚里高温难忍,每天只能从上午6点工作到10点多。
解渴的早餐 凉开水拌稀饭
早晨6点不到,沙头镇小虹桥村,67岁的顾大娘就起床了,拿出一个大瓶子,先装1/3稀饭,然后再添满凉开水,这是她的早餐,“解渴!”
当天,与顾大娘一起工作的共有7人。“天不热时,我们都是8点钟过来。”顾大娘说,“现在天热了,早一点过来,可以弄半天。”顾大娘们的任务是吊秧——用吊绳把黄瓜的秧苗“支”起来,这样它们才能“站”着生长。“这样一株苗占地面积小,一亩地栽的苗就多,产量也就高了。”
7点不到,整个大棚就完全曝露在太阳下。尽管大棚四周的塑料膜被卷起来1.5米高散热,但棚顶的塑料膜依然在不断积聚热量。
一个小时后,大棚里已是热浪滚滚,温度计显示为34.5℃。顾大娘们衣服已被汗湿透。
9点,气温达到35.1℃,“热死了。”顾大娘直起了腰,满脸的汗水,但她却不敢用衣袖擦汗,“袖子上有瓜秧上的毛,擦了痒。”
37℃的大棚里 汗如雨一样滴下来
9点也是顾大娘们的早饭时间,每个人带的早饭都是添了凉开水的稀饭,“主要是解渴,饿倒还好。”
早饭后,顾大娘们再次走进大棚。只有短短的一刻钟,大棚内气温又上升了0.2℃。“再过一个小时,(气温)可以涨到37℃。”顾大娘预测。
刚吃过解渴早餐,干起活来出的汗更多了。顾大娘们脸上的汗水汇聚起来,从鼻尖、下巴尖一点点滴下来。
“热得不行了。”10点过后,大棚里温度计显示已过了37℃。“等到中午,大棚里的气温可以高达40℃以上。”
记者跟随顾大娘们体验了3个多小时,手上的活虽然不觉得劳累,但大棚里的热浪烤得人发慌,手臂也被瓜秧上的小绒毛刺得痒痒的。
高温天的大棚 种的都是“耐热王”
超过40℃的大棚里,黄瓜苗经得住热吗?顾大娘介绍,普通的黄瓜苗种下去不几天就可能被晒化掉了,但这种黄瓜苗耐高温,是“耐热王”。“这40多亩的黄瓜苗,栽了已10多天了,一直都没洒水,但长得还挺好。”
“别看现在苗还小,这样吊起来后,再过一个月就有黄瓜吃了。”顾大娘说,这个季节,大棚里还可以种耐热丝瓜、番茄苗等,当然也可以种植耐热的青菜、鸡毛菜、空心菜等。
天热用工难 蔬菜大棚也差人
顾大娘说,这段时间天实在太热了,她也是碍于和老板熟,才坚持来,“虽说是临时工,但经常到这里找活做,不好意思说不来。”
蔬菜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到夏天,蔬菜大棚经常出现用工荒,即使涨工资,愿意来的人也不多。“5年前,我们用工只要20元/天,来的人都用不了;现在工资翻番了,想用人却没得用。”
记者了解到,蔬菜公司所用的工人90%都是老年人,相对年纪轻的也有50多岁,“年轻人嫌工资低,不愿下地,也吃不了这样的苦,即使活不累也不愿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