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的一天,农业部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河南调研组成员顶着满天将落的繁星,跟随河南中牟县官渡镇大段庄村村支书王全力从村委会出发,到村边大棚帮老乡摘黄瓜。
虽然正值伏季,但清晨还是风清气爽,墨绿的郑汴平原一望无际,一座座洁白的大棚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密密的青纱帐里。天刚蒙蒙亮,村里的水泥路上电动三轮车就来回穿梭,斗子里大筐小筐装满了刚刚摘来的黄瓜。王全力边走边介绍:“这就是刚从大棚摘的黄瓜,赶早送到村头批发市场,摘黄瓜一定要趁早,露水没干的时候,鲜嫩嫩的顶花带刺,到哪儿都是抢手货。”
大家走进了一个外边停着三轮车的大棚。刚进去,棚主李瑞松就热情地招呼大家:“这是咱北京的客人吧,来来来,这边,黄瓜新鲜的,尝尝!”“大姐,我们不是客人,把我们当咱大段庄村自己人吧。”棚里的瓜藤足有两米高,郁郁葱葱,大家一边与大姐聊天,一边摘黄瓜。
蔬菜种植是大段庄村的支柱产业,以大棚黄瓜为主,村里3/4的农用地都建成了大棚,400多户人家,户均两三个大棚,每个大棚种植面积在1亩左右,一个大棚一年纯收入4万多元。李瑞松有两个大棚,年纯收入将近10万元。“俺村离郑州近,有市场,不愁销路,下一步准备再发展一批无遮挡钢架结构的大棚,开展标准化种植、品牌化经营,提升效益。”王全力说。
大家边干边聊,很快就摘了近300斤黄瓜,装满了两个筐,抬到了小三轮上。“一株黄瓜秧致富一个村,一株黄瓜秧幸福一村人。虽然胳膊被黄瓜秧上的刺划出一道道血道,但大家心里高兴,既为老乡帮了把手,还学会了摘黄瓜留花、留柄、留刺。”调研组组长祁睿说,“这次劳动,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老乡的淳朴和勤劳,体会到高效设施农业对老乡收入的重要影响,体会到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心中的责任感更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