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陈敏然在菜地给记者看他家的黄瓜。
在姜农为低迷行市一筹莫展之际,同在苏村镇的陈家庄黄瓜种植户却自己营造起好行市,赚了个盆满钵满。瓜农们凭借“沂南黄瓜”地理标志商标招牌,依托鲁中蔬菜交易市场等大型交易平台,将收益转化为科技投入,花“巨资”升级高温蔬菜大棚和电动卷帘机,“躺着也把钱赚”。
29日,记者在陈家庄村见到了正带领侄子升级大棚的陈敏然,而他们一家将近些年种黄瓜所得的收益都投入到大棚升级改造中了。“这7个总长达800米的高温蔬菜大棚,总投资近80万元。不是我们胆子大,而是形势迫使我们要发展就必须这样做。”陈敏然坦言,高投入也带来了高回报,今年这些大棚就给他们全家带来了近60万元的收益。
别看现在陈家庄黄瓜种得风生水起,却也经历了曲折发展。“早在1995年,我们镇党委政府就派了工作组到我们村向菜农推广大棚种植技术,并且由各村再派出干部去寿光等地学习、参观,回来免费给村民搭大棚,并承诺三年不要土地承包费。但一开始大部分菜农都不看好,觉着大棚浪费土地,本来1亩地搭好大棚后可耕面积只剩下6分地,收成肯定没有露天种植好。”陈敏然回忆说,直到效益显现后菜农才转变了思想,“6分地的蔬菜大棚,收入能抵得过3亩露天菜地。当时流传开了一句话,大棚一起步,就成‘万元户’。”
随着黄瓜种植声势做大,当地有识之士不失时机成立了鲁中蔬菜交易市场等交易场所,并且还成功申请了“沂南黄瓜”中国地理标志商标,为黄瓜走出去插上了翅膀,“有了这些保障,我们瓜农十几年来都没遭遇‘大小年’之困,价格一直是稳步增长。”陈敏然说。
而眼下,传统的竹竿、水泥柱子搭建的“早春棚”已跟不上形势,瓜农们便自发地投“巨资”升级高温大棚。记者了解到,单是苏村镇陈家庄,黄瓜大棚的面积就达到了500多亩,而且多数大棚进行了升级改造,亩产量增大,上市时间也比之前的“早春棚”提前了20多天,“售价每斤一下子就高出1元多,我们的投入马上就见到了回报。”陈敏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破题之策
争取价格话语权 需打造拳头品牌
在走访中,有前瞻眼光的菜农向记者介绍,尽管眼下黄瓜收益丰厚,但上市交易依然是沿用传统的现货议价模式,每日清早菜农拉着采摘下来的黄瓜到批发市场等客户,而自己手里并不掌握稳固的客户资源,更没有价格话语权。针对这种现状,有菜农已开始寻求破解之道,而黄瓜产销合作社就在酝酿之中,“我已着手联系种植大户并提出申请,估计最迟明年就可以成立。”陈敏然说。
“黄瓜在交易市场上价格上不去,因为是没有经过包装的最初级农产品,如果我们有了合作社,有了自己的品牌,有专人去联系终端客户,我们的黄瓜能卖个更好的价格,同时我们也想自己搞精品蔬菜,把优质黄瓜精选出来,通过有机等各方面认证,直接推向高端客户,让黄瓜获得更大的附加值。”在陈敏然心中,已盘算着争取价格话语权的长远目标。
而与此同时,饱受低价之苦的姜农也在寻求解困之道。杜以伟的宏盛生姜购销公司目前已拥有生姜自营出口权,尽管由于规模小实力弱,尚没有自己独立的外商客户,所有的外贸出口都是依靠别的外贸公司来做,但他还是坚定地发展外贸订单农业。“今年初,我往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发了五六十个集装箱,约200多万斤的生姜,并且是按购销协议以每斤高出市价近0.2元来收购的。尽管自己没有赚到价差,还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但赢得了信誉,也凝聚了姜农跟随我发展的信心。作为生姜主产区,我们已有了规模优势,但缺乏的却是价格话语权,我想危机中是有机遇的,在当地作为与黄瓜齐名的拳头产品,只要我们抱团发展未来会赢得好行市的。”杜以伟对未来也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