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频道 |  南瓜频道 | 玉米频道 | 黄瓜频道 | 番茄频道 | 西甜瓜频道 | 寿光频道 | 农药肥料 | 温室灌溉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河北新春走基层:来之不易的脆嫩黄瓜
河北新春走基层:来之不易的脆嫩黄瓜
【来源:秦皇岛日报】 【时间:2013/3/5 13:13:00】 【字体: 】 【打印】 【关闭

  【导语·中国黄瓜网进入昌黎县新集镇小营村田静家的蔬菜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棚室里暖融融的,地里栽种的黄瓜长势正好,黄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些黄瓜是在受灾田里生长出来的,田静说,虽然家里已经有十多年的种植经验,但今年的这一棚来得特别不容易,家人为此吃了特别多的辛苦,这一切全都缘于去年夏天持续的强降水。

  2月26日,虽然已过农历雨水节气,但天气依然冷飕飕的,当进入昌黎县新集镇小营村田静家的蔬菜大棚,这里却是另一番天地:在阳光的照射下,棚室里暖融融的,地里栽种的黄瓜长势正好,黄瓜秧已经长到一人高了,上面结了有三四层的黄瓜,一根根脆嫩脆嫩的,非常喜人。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些黄瓜是在受灾田里生长出来的,田静说,虽然家里已经有十多年的种植经验,但今年的这一棚来得特别不容易,家人为此吃了特别多的辛苦,这一切全都缘于去年夏天持续的强降水。

  去年汛期,我市出现强降水,昌黎新集一带雨量更大,加之地势平缓,排水不畅,大量的雨水滞留在当地的村庄、田野。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对此有切身感受,从镇里到小营村的路上都是一两尺深的积水,人们来来往往只能涉水前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积水才退下去。

  在这次降水中,许多农户的大棚都被淹了,一部分大棚甚至倒塌了。田静家的大棚也没能幸免,地里的积水一直排不出去。全家老少齐上阵,挖渠的挖渠、淘水的淘水,好不容易才将积水排了出去。水是排出去了,可由于积水时间太长,土壤充分饱和,人一踩上去就是一个深深的脚印,土地还是没法利用。没办法,他们又对土地进行晾晒,忙乎了将近一个多月,人才能进去干活。

  新集小营一带,农业生产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而又以黄瓜最为有名,这儿的黄瓜瓜条顺直,鲜嫩爽脆,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小营村全村1500多口人,差不多一户一个棚,目前全村的大棚超过了300个。种植大棚黄瓜成为了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由于土壤含水量太大,黄瓜秧一直栽不下去,那段时间把村民给愁坏了。后来,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家家户户才栽上了黄瓜秧,田静说,就这样还比往年晚栽了一个月。

  栽下去的黄瓜秧,后期管理也比往年麻烦了很多,要多施有机肥,要勤通风,避免棚里湿度太高影响了黄瓜的生长。而且黄瓜还比往年好得病,尤其爱得灰霾病,人时常得在棚里看着,以防一不留神就染上病了。唯一的好处就是用水量比以往少多了,田静笑着说。

  虽然遭受了水灾,但像田静家一样,小营的大棚种植户都没失去信心,如今走到小营村,除了偶有几个大棚空闲着之外,其余的都种上了黄瓜,一棚棚的黄瓜绿油油的,非常喜人。要是没人介绍,根本看不出这儿受了水灾。

  由于精心伺弄,第一茬黄瓜还是在春节之前上市了,赶上了好行情。现在,已经摘到第三四茬了,每斤能卖到5元钱。田静说,黄瓜的采摘期长,她们家的这一棚能摘到今年6月份,全部下来,一个棚收入个四五万元还是没有问题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黄瓜网”(Hg.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黄瓜网(Hg.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黄瓜网”(Hg.vegnet.com.cn)联系。
 
热点新闻 更多 ->
·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大棚黄...
·上半年农民收入增6.6%,...
·三亚政府托稳百姓“菜篮...
·天津雪后蔬菜供应量足价稳
·海门市农科所育成20万株...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